趙雅芝為什麼被黑 要是編劇就是貢敏跟方桂蘭就完美了 - 港台明星 - 老板娱乐网

趙雅芝為什麼被黑 要是編劇就是貢敏跟方桂蘭就完美了

五位編劇當中我最喜歡的兩位就是貢敏跟方桂蘭了。相信大家都是這樣的觀念。也有部份朋友覺得全篇都是貢敏執筆會更好,我不反對這樣的假設。
看新白整個過程,隨著編劇的轉換,感覺是在看不同味道戲劇。貢敏的部份給我的感覺是真正的神話劇,劇情大量涉及到不同的仙家故事,同時也將娘子跟官人的生活寫得如神仙眷侶一般甜蜜,但沒有機會知道貢敏在處理後期娘子跟官人生離時那種悲情的部份是怎樣的一個狀態,所以我自己也不知道全篇由貢敏創作會不會出現方桂蘭編寫時那樣賺人熱淚。
但是方桂蘭在這一方面的處理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方桂蘭的文學造詣出類拔萃,其次她對感情的刻畫細膩入微,同時也是很細心的的一位編劇,在她編寫的部份是所有編劇中最能跟貢敏部份呼應的一位,例如貢敏部份的兩大愛情信物金簪和雨傘,方桂蘭就不時的寫入她的劇本當中,增添夫妻生活的甜蜜。而雷峰塔前辭故人時雨傘的運用也跟貢敏的借傘遊湖首尾呼應。貢敏寫的王道靈也是在方桂蘭筆下給出了結局。凡此種種劇情跟細節都與貢敏的部份銜接得當。所以我覺得要是由貢敏負責新白娘子「仙」的部份,由方桂蘭負責「人」的部份,這齣戲肯定會成為一部很接地氣的,充滿「人情味的神話劇」。
反觀趙文川,雖然在他撰寫的部份,唱詞和台詞也就不遜色,不過劇情已經嚴重偏題,那一段冗長的部份甚至給我的感覺是在看包青天。而且趙文川不仔細參看貢敏編寫的部份,造成了邏輯上與前幾集出現矛盾,比如黑白無常後來說什麼白素貞去豐都是因為有觀音菩薩的菩提蓮護體,這在貢敏原始的大綱中卻是有這個橋段,但可能是因為電腦技術的制約,實際的劇本省去了菩提蓮。趙文川不看看貢敏部份就直接照著大綱亂寫,造成第一個敗筆。其次他徹頭徹尾把法海寫成一個大惡人,這也是跟貢敏大綱全然不同的,造成最後法海能證道這個結局讓觀眾一頭霧水。大家仔細觀看就會發現,貢敏部份不用說,到了方桂蘭的部份,甚至後來何麒和夏祖輝的部份都沒有「黑過法海」,法海只不過是個一心要收服白蛇的得道高僧而已,他的出現僅僅是給白蛇和許仙設置的一道考驗,像是西遊記裡專門為唐僧師徒設置的考驗而已,那麼後面四人飛昇也就合情合理了。總之趙文川的部份可以說唯一的用處就是突顯娘子官人婚後生活的種種險阻和不順吧,但我覺得省略掉也不會太影響整齣劇的質量。
最後何麒和夏祖輝編寫的部份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有公論,如果不是趙雅芝跟葉童來演,大多數人是不太會去看了,相信如果即使硬要寫士林跟媚娘這段情,但仍然有貢敏和方桂蘭操刀,即使佈景簡陋,依然會成為跟前三十幾一樣的經典,本來方桂蘭就已經確定了要用士林媚娘的感情線來寫後半部,並也奠定是悲劇收場,故事基調是很引人入勝的,但天曉得為什麼又換編劇了。而這次換的編劇就不像之前編劇那樣用心,我知道何麒被證實就是在戲曲創作領域享負盛名的何季平,我也不質疑她的文筆,只不過她在寫新白的時候太不用心,太「亂來」了,比趙文川還惡劣,唱詞少得可憐,劇情東拉西扯,一大堆有的沒的故事情節,連小青出塔報仇都被她寫成一個打醬油的了。唯一我喜歡她寫的部份就是白娘子出塔救子的那裡,可那也是貢敏早就擬好的部份,說到底,凡是何麒原創的部份真的讓人看得想睡覺。方桂蘭原創的張玉堂與青兒的部份都成為全劇的一小段經典,趙文川寫的老乞婆部份也讓人看的津津有味,義憤填膺。而何麒唉,可能也怪不了他吧,八成電視台壓榨,讓人家一天寫一集什麼的
夏祖輝就不予置評了,反正他就是隨便加了幾場無關緊要的戲,湊集數
所以說,我覺得全劇五個編劇中,真正是新白功臣的只有貢敏和方桂蘭。如果新白由他們兩個寫,相信新白都可以直接定型為《白蛇傳》的最終標準版本。